回到頂端
|||
熱門: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

中台和解的告終 學者戳破馬泡沫式陸客政策

yam蕃薯藤新聞/貢曉立 / 整理報導 2016.07.29 00:00
2008年前總統馬英九開啟「親中政策」,大幅放寬中國客團來台旅遊,曾創下一年達340萬陸客來台的最高紀錄,持續成長的陸客潮被當時各方專家看好,在馬習政權的受惠下被譽為中台的「和解」與「和睦」的新時代。但有學者把過去輝煌的歷史拿到現在重新檢視時,發現過去的風華只是假象,戳破一場「泡沫式」的陸客政策。 曾於2014年來台灣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擔任受訪學員的研究學者伊恩˙羅文(Ian Rowen),於今年七月25日在《中國政策研究所分析》(China Policy Institute:Analysis)網站發表一篇「中台和解式觀光的告終」(The end of China-Taiwan rapprochement tourism),專文大肆批評馬英九過度吹捧陸客來台效應,甚至被定位成「中台和解」的政策實際上只是種虛擬的「姿態政治學」(gestural politics)。 專文分析指稱,馬政權開始就不斷透過媒體將陸客來台的政策大肆宣揚,讓不少在地觀光產業如雨後春筍般崛起,這全都是為了搶攻中客這塊商機大餅。然而實際上,中客團增加越多卻仍不見台灣商機的利益,因為多數的利益都已被中國港資的同業聯盟一手撈走,如7月19日火燒車事件後所爆出的「一條龍」經營模式,獲利都流向境外,台灣並未獲得多大好處,不僅對台灣觀光環境、產業造成衝擊,同時也危害到中客團的生命安全 (臉書專業《馬的報報》為慶祝中客來台減少而做的一系列「沒有中國客的台灣」廣告文宣/圖片擷取自臉書專頁 馬的報報 My Angel News) 當時馬政權大力推廣中客來台,竟也讓台灣與美國的研究學長抱持過度樂觀的想法,都深信中台在觀光的交流下「有助於修補彼此的負面關係」。馬英九也曾在2015年5月接受美國《華爾街日報》專訪指出,「過去七年來兩岸的觀光交流成就,遠遠超出我們原計畫與想像的規模。」 然而這片中客浪潮卻隨著馬政權垮台被戳破。2014年爆發的太陽花學運,加上同年台灣縣市長5合1選舉,才讓學者看破一場泡沫化的幻影,指出中台政權雖達到「高度和解」,但卻欠缺對觀光人潮的「限制」,進而導致民怨四起。而隨著政權轉移,中國北京當局大幅縮減來台的團體簽證,也重創了台灣仰賴中客這塊大餅的商業機制。 學者羅文專文批評前總統馬英九將陸客來台人潮填充成自己的政績,卻為了政治目的激化了中台彼此的對立,讓中客受傷,也讓台灣人受傷,更不用說當時業者受到鼓勵而投資,如今卻全都付諸流水的打擊。但專文也提到,雖然來台的中客團正逐次減少,但來台自助旅遊的陸客卻緩緩增加,而且他們比中客團更有助於理解中台之間的差異性。

社群留言

台北旅遊新聞

台北旅遊新聞